下載此文檔

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docx


文檔分類:論文 | 頁數:約10頁 舉報非法文檔有獎
1/10
下載提示
  • 1.該資料是網友上傳的,本站提供全文預覽,預覽什么樣,下載就什么樣。
  • 2.下載該文檔所得收入歸上傳者、原創者。
  • 3.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我們的網址水印。
1/10 下載此文檔
文檔列表 文檔介紹
該【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 】是由【科技星球】上傳分享,文檔一共【10】頁,該文檔可以免費在線閱讀,需要了解更多關于【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 】的內容,可以使用淘豆網的站內搜索功能,選擇自己適合的文檔,以下文字是截取該文章內的部分文字,如需要獲得完整電子版,請下載此文檔到您的設備,方便您編輯和打印。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
 
 
Summary:目的:探討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門診行擇期手術的7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誘導期配合度、疼痛程度、生理應激指標、恢復情況及家屬對麻醉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患兒的誘導期配合度(ICC)評分及靜脈穿刺時、麻醉蘇醒后及術后1h時的視覺模擬(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試驗組患兒麻醉誘導后的心率(HR)、舒張壓(DBP)、收縮壓(SB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試驗組患兒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試驗組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MPOC-20)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結論: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可提高門診手術患兒的麻醉誘導期配合度,減輕患兒的生理應激反應,降低患兒圍術期的疼痛程度,有效減少各類不良事件發生,家屬的麻醉護理滿意度較高。
Keys: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誘導期配合度;疼痛程度;家屬焦慮;麻醉護理滿意度
手術是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手段,會導致個體出現強烈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而兒童的身心發育處于不成熟階段,其心理及行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在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及麻醉操作時會加重其應激反應,加重其恐懼心理及焦慮情緒,導致其治療配合度降低,不利于手術及麻醉順利進行[1,2]。有學者提出,在患兒圍術期實施有效的麻醉護理,能夠減輕患兒的應激反應,提高其治療配合度,降低手術及麻醉風險[3]。因此,本研究探討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以期為同行提供借鑒,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門診行擇期手術的7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9例。納入標準:⑴具有手術指征,均于門診行擇期手術治療;⑵ASA分級:I級或II級;⑶無手術禁忌癥;⑷患兒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及溝通能力;⑸患兒具有固定照顧家屬;⑹臨床資料完整;⑺患者家屬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⑴病情危重患兒;⑵伴肝腎疾病者;⑶伴呼吸系統疾病者;⑷伴造血系統疾病者;⑸伴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⑹術中發生嚴重并發癥需進行搶救者;⑺家屬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⑻臨床資料不全者。試驗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4~13歲,平均年齡(±)歲。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4~14歲,平均年齡(±)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原則。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常規了解患兒基本情況,包括基本情況、,向患兒及其家屬開展健康宣教,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包括手術方案、麻醉方案、圍術期注意事項等,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認知水平,減輕患兒的恐懼、緊張情緒,緩解患兒的焦慮情緒,提高患兒的手術配合度,并做好術前儀器藥品準備、術中護理配合及術后蘇醒護理等工作。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所示。⑴訪視、診療患兒:手術前日查看患兒的門診病歷,了解其術前檢查結果有無異常,了解患兒有無手術麻醉史、過敏史等,并評估患兒的ASA分級,告知家屬患兒術前禁食禁飲等注意事項,并根據患兒的年齡確定禁食禁飲方案,防止因禁水禁食時間過長造成不良事件發生,告知家屬在麻醉知情同意書上簽名。⑵麻醉物品及藥品準備:術前準備監護儀、檢查麻醉機、氣管導管、氧氣面罩、負壓吸引器等物品,并根據麻醉方案準備***物,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
.腎上腺素等,配合抽取藥品后于麻醉醫生雙人核對無誤后置于無菌治療盤內。⑶患兒及家屬心理護理:術前通過溝通了解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針對患兒的緊張、恐懼情緒,與患兒進行互動,進一步安撫,在其等待手術期間可為其播放喜歡的動畫片,以轉移其注意力,減輕對周圍環境的陌生感、恐懼感,同時護士需詳細向家屬講解手術過程、麻醉方案及圍術期并發癥等,充分與麻醉醫生、家屬進行溝通,引導家屬參與醫療決策,以減少家屬的焦慮及擔心。⑷術中配合:協助患兒取適宜手術體位,調節麻醉機參數使其處于備用狀態,連接心電監護,開通靜脈通道,麻醉誘導前囑咐患兒深呼吸,誘導時可通過動
畫片或游戲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提高患兒的誘導配合度,詳細記錄麻醉文書,包括麻醉記錄單、總結單,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遵醫囑動態調整***物劑量,保障手術順利完成。⑸術后護理:術后觀察患兒有無蘇醒延遲、低血壓、低體溫、躁動等,如出現異常則遵醫囑對癥處理,若出現嚴重躁動可遵醫囑予以鎮靜藥,并指導家屬更換衣帽后進入蘇醒室,安撫患兒直至其意識清醒。

⑴采用麻醉誘導期配合度評分表(ICC)評估兩組患兒的配合程度,量表包括11個條目,評分0~10分,0分表示誘導順利,10分表示誘導失敗,評分越高則提示患兒的配合程度越低[4]。⑵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兒靜脈穿刺時、麻醉蘇醒后及術后1h時的疼痛程度,具體方法為在白紙上畫一條10cm的線段,一端標記“0”,一端標記“10”,患者根據自身疼痛在線段上做標記,評分越高則提示患兒的疼痛程度越嚴重[5]。⑶采用照護過程測量表(MPOC-20)評估兩組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量表包括授權與合作、提供資訊和服務、提供家庭個性化指導、協調和全面護理、尊重與支持5個維度、20個條目,各條目Likert7級計分法,分別計分1~7分,各維度評分以條目平均分計算,評分越高則提示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越高[6]。⑷測量并記錄兩組患兒術前1h麻醉誘導后的心率(HR)、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⑸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低體溫、低血壓、呼吸抑制、躁動等。

,正態分布且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比較行LSD-t檢驗,組內比較行單樣本t檢驗,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秩和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2結果

試驗組患兒的ICC評分及靜脈穿刺時、麻醉蘇醒后及術后1h時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見表1。
表1兩組患兒的麻醉誘導期配合度及圍麻醉期疼痛程度比較(,分)
組別
ICC評分
靜脈穿刺時VAS評分
麻醉蘇醒后VAS評分
術后1hVAS評分
試驗組(n=39)
對照組(n=39)
±
±
±
±
±
±
±
±
t值
P值





<

<

試驗組患兒麻醉誘導后的HR、DBP、SB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見表2。
表2兩組患兒術前及麻醉誘導后的生理應激指標比較()
組別
時間
HR(次/min)
DBP(mmHg)
SBP(mmHg)
試驗組
(n=39)
對照組
(n=39)
術前1h
麻醉誘導后
術前1h
麻醉誘導后
±
±
±
±
±
±
±
±
±
±
±
±
注:α表示組內比較,P<;β表示組間比較,P<。

試驗組患兒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見表3。
表3兩組患兒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組別
低體溫
低血壓
呼吸抑制
躁動
發生率
試驗組(n=39)
對照組(n=39)
%(1/39)
%(3/39)
%(1/39)
%(2/39)
0%(0/39)
%(2/39)
%(1/39)
%(2/39)
%(3/39)
%(9/39)
χ2值

P值


試驗組家屬的MPOC-20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見表4。
表4兩組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比較(,分)
組別
授權與合作
提供資訊和服務
提供家庭個性化指導
協調和全面護理
尊重與支持
總分
試驗組(n=39)
對照組(n=39)
±
±
±
±
±
±
±
±
±
±
±
±
t值
P值

<

<

<

<

<

<
3討論
對門診患兒而言,手術是一種消極的應激反應,會造成其恐懼體驗,并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上升、情緒波動等生理改變,不僅會影響手術及麻醉順利開展,還可能會增加手術及麻醉風險,術后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提高[7]。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麻醉護理模式,通過發揮麻醉護士在手術中的重要性,為手術患兒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有利于減輕其圍術期應激反應,對其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8,9]。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兒的ICC評分及靜脈穿刺時、麻醉蘇醒后及術后1h時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提示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能夠減輕患兒的恐懼、抵觸情緒,提供患兒的麻醉誘導配合度,并有利于減輕其圍麻醉期的疼痛程度[10]。本研究結果發現,試驗組患兒麻醉誘導后的HR、DBP、SB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說明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能夠維持患兒的生命體征穩定,減輕生理應激反應[11]。本研究結果中,試驗組患兒的各類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家屬MPOC-20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提示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可有效減少術后各類不良事件發生,提高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12]。
綜上所述,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可提高門診患兒的麻醉誘導期配合度,減輕患兒的生理應激反應,降低患兒圍麻醉期的疼痛程度,有效避免各類不良事件發生,家屬的麻醉照護滿意度較高。
Reference
[1]薛涵,程麗霞,陳新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2,35(5):883-884,:.1001-.
[2][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6):8-:.1006-.
[3]程宗燕,曹勍,張玲,[J].西部醫學,2019,31(4):629-:.1672-.
[4]馬娟娟,***烷聯合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患兒蘇醒期躁動與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1,5(11):134-136.
[5]曹興華,[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3):19-21,22.
[6]高平,湯園園,[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6):133-136.
[7]袁凡,魏小龍,高蒙蒙,[J].麻醉安全與質控,2021,5(6):438-:.2096-.
[8][J].全科護理,2020,18(27):3609-:.1674-.
[9]郭紹寧,王鵬舉,孫廣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1):72-74,:.1008-.
[10]呂瑞華,馬秀芹,[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5):134-:.1007-.
[11]林燕,文藝,[J].中外醫療,2021,40(16):129-:.1674-.
[12]張偌翠,[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4):561-:.1672-.
 
-全文完-

以護士為主導的麻醉護理對門診手術患兒圍術期疼痛及康復的影響 來自淘豆網www.dongshanly.com轉載請標明出處.

非法內容舉報中心
文檔信息
  • 頁數10
  • 收藏數0 收藏
  • 頂次數0
  • 上傳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8 KB
  • 時間2023-01-03
图片小说视频亚洲免费,什么网站可以看a片不要钱,卡通 自拍 亚洲 另类,天天看片亚洲欧美国产